近日不論走到哪裏、看到哪裡、聽到哪裡和滑到哪裡,都看見川普的各種新聞和臉,他當選的消息熱度簡直比台灣賴總統還高100倍,他既不帥也不年輕,為什麼每天都要看到他!?嚴重被洗頻的我,只能對天吶喊 : 夠了川普!乾我屁事!!
台灣人對總統選舉的熱衷,簡直已成為社會中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每當選舉季到來,從新聞媒體、政論節目到咖啡館與街頭巷尾,尤其是我們的老大美國,總少不了關於美國選情的討論。這股熱度甚至在選舉前幾個月就逐漸升溫,台灣社群平台上的討論聲量亦居高不下。為何台灣人對美國選舉如此關心?這背後的原因涉及國際政治影響、媒體報導和文化心態等多方面。
苦難的生活,需要一場刺激的狂歡宴會
台灣是一個擁有高度民主選舉文化的社會,選舉不僅是政治活動,更是一種全民參與的盛事。從總統大選到地方選舉,台灣人都熱衷於討論候選人的政策、背景與競選策略,這樣的選舉熱情自然延伸至美國,看似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國家。
台灣媒體在選舉期間對於美國選情的詳盡報導,更加深了這種熱度。無論是候選人的辯論、選情民調、政策分析,甚至競選團隊的花邊新聞,都能成為吸引大眾眼球的話題。政論節目更是加大力度,邀請專家深入剖析選情,使台灣民眾彷彿也成為了這場美國政治秀的觀眾。這種全方位報導不僅滿足了人們對於國際時事的關注,也塑造了「關心美國選舉就是關心台灣未來」的社會氛圍。
美國總統選舉對全球政治具有深遠影響,特別對台灣這樣在國際政治中處於敏感位置的國家更是如此。台灣社會普遍認為,美國總統的立場將直接影響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安全保障。因此,台灣人對美國選舉的高度關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台灣對自身在國際社會定位的關心與不安。
川普不是台灣人,台灣人為何這麼熱情討論?
川普不是台灣人,卻在台灣擁有驚人的討論度,尤其是在他再次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後,台灣社交媒體與新聞媒體的關注幾乎達到頂峰。這份關注的背後原因複雜多樣,其中之一是他在首任期間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以及打破外交慣例與台灣領導人通話的行為,這一度讓不少台灣人將其視為友好的象徵,甚至寄予希望。然而,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也引發了不少質疑,讓人擔心這種友好是否僅是權宜之計。特別是他曾暗示對外國企業徵收更高稅金,這對依賴出口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構成了潛在威脅。若這類政策落實,將可能對台灣的經濟與國際貿易帶來嚴重衝擊,使得台灣對川普的政策走向格外關注。
那麼,川普為何在台灣有這麼高的關注度?或許選舉更像是一場盛宴,在全球都充滿不確定性和壓力的背景下,台灣甚至世界上的許多人,迫切需要一種短暫的心理麻痺,而川普這樣「接地氣」的政治人物,恰好扮演了這樣的狂歡者的主角。川普的語言和行為常常充滿挑釁,甚至極端,但這種風格被不少人視為真誠而充滿個性,這種「網紅政治明星」的形象正好切中時代的需求。現代選民似乎愈來愈不在乎政治人物是否真正「為國為民」,反倒是那些能夠說出「不合時宜」話語的政治人物,成為人們眼中的「真實」象徵。這點在美國尤其明顯,許多美國人並未被川普充滿煽動性的種族、性別、宗教、國籍等言論所勸退,反而因此感到振奮。
即便川普屢次因為公然的謊言和陰謀論被揭發,甚至被法院判定犯有詐欺、性侵和誹謗等罪行,依然有大量支持者認為他是「受害者」,認為他遭到「體制」的迫害。 這種現象不禁讓人聯想到台灣自己過去幾年的政治場景,我們是否也曾想到類似的情形?不論4年前的韓國瑜熱潮,8年前的選舉瘋狂,甚至更早的陳水扁現象,這些人物都在不同時期掀起了政治風潮,不管他們的行為或言論是否符合傳統政治標準,都擁有一批狂熱的支持者。這些政治人物無不具備某種「接地氣」的特質,他們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做別人不敢做的事,這讓他們的支持者感到振奮,並從中找到一種身份認同。
即便他們的政策或行為存在爭議,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人物的出現象徵著「反體制」或「反權威」的力量,是一種挑戰既有秩序的勇氣,這也是為何他們能夠成為「偶像」的原因。 正如曾任小布希顧問的韋納所言: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美國,或許也道出台灣當前的政治現象。政治人物的「偶像化」和「網紅化」已成為世界趨勢,這反映出當代人對政治領袖的期待已發生深刻變化,人們不再關注他們的專業性,而是渴望一種能夠挑戰現狀的力量。川普或韓國瑜的現象,甚至其他網紅政治人物的出現,都說明了現代政治中人設「接地氣」與「做自己」的價值,已取代了傳統的專業和穩重。這樣的現象既是對舊有政治制度的質疑,也是一種時代的反思,我們都在這些政治浪潮中尋找新的意義和方向。」
這些都是假議題,只有大國之間有籌碼,小孩子滾一邊去
台灣人對於美國選舉的高度關注也與其對未來的某種不安與依賴心理有關。由於台灣在國際上的外交孤立感,使得美國的選舉結果被視為影響台灣生存的重要變數。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人對於美國選舉的高度熱情,反映了台灣對於在全球政治秩序中找尋自我定位的渴望。
這種情緒不僅局限於政治圈,甚至蔓延到社會各層面。台灣人將對美國選舉的關注轉化為對未來的期待與恐懼,寄希望於美國的政策能對台灣有利,同時擔心選舉結果會使台灣成為大國博弈中的籌碼。這種心理顯示出台灣在國際局勢中的被動地位,強烈渴望獲得國際支持與安全保障。
實際上這些都是假議題,只有大國之間有籌碼,小孩子滾一邊去。中美關係既充滿競爭,又有深厚的經濟依賴性,這種獨特的關係使得兩國難以完全對立。首先,經濟上,美國和中國之間有著強烈的互補性,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製造供應基地,而美國則是中國產品的重要消費市場,雙方的經濟深度交織。兩國在資本市場、科技領域和貿易方面的密切聯繫,使得「經濟脫鉤」的風險高昂且難以實現。
此外,美國企業依賴中國的製造產能,而中國也依賴美國市場與技術來推動經濟成長。這種經濟的互賴性使雙方都無法輕易對對方施以高壓政策,尤其在全球化和供應鏈依賴深厚的背景下,雙方利益緊密相連。
特斯拉便是一個典型例子。作為美國的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佔有極大的份額,且在上海建立了其海外最大生產基地,這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也滿足了中國對環保交通的需求。中國提供的優惠政策和市場支持,使特斯拉得以迅速擴展在華業務,成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中國也從特斯拉的技術中受益,推動了自身電動車技術的進步和供應鏈的完善。這種合作帶動了雙邊的經濟互賴性,加深了兩國在新能源產業上的合作空間。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電動車市場中,本土品牌如蔚來、小鵬和比亞迪等,開始崛起並挑戰特斯拉的市場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即便如此,雙方在新能源領域的互補需求,使得彼此難以完全脫鉤。美國需要中國作為巨大且成長迅速的消費市場,而中國則希望借助美企的技術優勢來促進自身產業升級。
中美關係是「又競爭、又合作」的典型案例,儘管中美在台灣問題、南海爭端及亞太地區安全政策等領域存在矛盾,但兩國都清楚意識到,全面對抗將付出極高的代價,且可能引發全球性的安全危機。美國需要中國在氣候變遷、公共衛生等全球議題上提供合作,而中國也希望透過國際機構和多邊合作來強化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複雜關係,注定了中美之間無法簡單地成為敵人,無論誰當選,無論說了甚麼話,都需要在競爭中尋求穩定,在矛盾中尋求共識。雙方若能維持理性合作的態度,不僅有助於緩和自身的摩擦,也將為國際局勢提供更大的穩定性。因此,中美之間即便矛盾重重,但因深厚的利益交織,不可能成為徹底的敵人。
自我反思與未來之路
台灣對美國選舉的熱情,對所有選舉的重視,只是顯示了對國際局勢的敏感度與對自身命運的自卑。然而,這種過度依賴外內國選舉結果的現象,也突顯出台灣內部在政治與經濟層面上的自我不足。如何強化自身的文化、自主性與社會凝聚力,成為台灣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國際政治中建立更穩固的自我價值,不再只是外國選舉結果的旁觀者,而是有能力面對挑戰的主體。
未來,台灣應該在關注選舉之餘,更加注重鞏固自身的實力與內部團結,以應對任何可能的國際變局。這樣,無論誰當選,台灣都能以更自信的姿態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站穩腳步。
參考資料
【紐時專欄分析:大選結果證明川普不是一場狂熱現象 他已成常態】
現職單位最新報告的情勢分析
+左邊女孩IG 會不定期辦贈獎活動哦 !
+左邊女孩專屬網站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文章哦 !(改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