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已死|你的文章,不是你的文章

你需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創作出一篇文章呢?

三天?一星期?一個月還是更長的時間?其實,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們嘔心瀝血的孩子,總希望它能夠被閱讀者好好珍惜。但現實中經常不如人意,完成後可能想法會改變,想著那裡再修修改改會更完美;如果被媒體轉載,可能會大改標題、修正內容,大至需要接受市場及出版商的質疑、小至需要面對平臺和讀者的審查與問題,就像孩子生完還要照顧養育,彷彿這樣甜蜜的負荷,沒有結束的一天。

寫作之前

一篇文章的生產,首先需要發想,可能是一個點子的靈光乍現,或者是突如其來的爆發事件,還需要寫下的動機和目的,比如說旁人的鼓勵、想留作紀錄和紀念、想和其他人分享的心、利用文章獲得關注,進一步想蒐集成書藉此成為專業作家等等動機。接著如果是書寫新詩、抒情散文或小說,必定是之前看過寫過許多作品,累積出的下筆功夫,更不用說是漫畫的繪圖技術。如果是時事影劇評論、社會職業觀察,或是整理出的實用文,都需要花更多時間是蒐集調查、旁徵博引,經過大量的閱讀或觀察,才能整理出自己需要的參考素材。

寫作之中

至於寫出一篇文章?文章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多少字數?這些問題方格子已有熱門作者承熙大大,寫了相當多實用的戰鬥技能和思考模式,而我卻煩惱著另一種時間性。上星期,我和編輯共同在google修編一篇文章,大家在同一個畫面上集思廣益,字句都精雕細琢、錙銖必較。我看著畫面中,不論是文字跳動、句子前進或是段落增刪,有著時快時慢,時出現時消逝的韻律,還不時出現貼心的提示語,像是美麗而無聲的藝術電影。我不禁感嘆,當文章不只是一個人的靜態技術,而是一門集合眾人之智的動態藝術,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浪潮?如何在文章裡保有自我?又該如何決定文章真正結束的時刻?

寫作之後

當代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說:「文本完成,作者已死。」

隨著網路時代已全面佔領我們的閱讀習慣,作品以市場、讀者,甚至評論者為中心,當你決定公開了自己的作品,是你親手賦予了所有人詮釋和解讀的權利,就像生下孩子後,就不再屬於你,而是活生生獨立的個體。我才明白,作品的完成時間,不論長短,都不在於文字寫完那瞬間,而是在完成後,開始向每個人展現出不同的意義,直到被所有人遺忘之前(包含作者自己),沒有結束的一天。

感謝與Right Plus | 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多多益善編輯群愉快而充實交流,收穫良多 !

本文為作者已死的初階心得,更多深入的專業進階探討,請詳見癮君子 – – movie addict的專題 | 電影評論就是一種自作多情?


「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選以下連結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 KKBOX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