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實中集體沉默更頻繁出現,而且經常是造成政治、職場、人際等關係失衡的關鍵,它是掩蓋真相的兇手。例如,我們不會公開談論丈夫酗酒、領導人無能、某個平庸無能的同事恰好是老闆的親戚或同學們又欺負誰等事實。我們不會主動爲不幸的猶太人申辯,爲文革中打爲「反派」的人說話,而是更多選擇了「明哲保身」。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是英國的一個諺語,內容意旨房間裡有一頭大象,但裡面的人卻視而不見,所以房間裏的大象常常被用來比喻合謀的沉默,指人們對於那些非常明顯,但是大家選擇集體避而不談的社會現象。那裡有個龐然大物明明無法忽視,我們都心知肚明,但我們不說。【閱讀心得】房間裡的大象:沉默是一種保護,還是更大的傷害?提到,這是有別於以心理學推測個人對於事件的行為模試,社會學更著重在公眾的集體沉默與否認,小從生活細節,大至民族納粹,規模也從家庭、公司組織,大到國家等作為案例,討論房間的大象如何形成、究其帶來的影響、以及是否有機會打破那視而不見的狀態?甚至是可能產生的效應。
在國王的新衣故事中,因為所有人都害怕被當作笨蛋,所以沒有人說出真話(包括國王自己),但小孩子心思沒有這麼複雜,第一個勇敢說出口國王沒穿衣服的是個孩子,這也正是因爲孩子還不怕,也不知道說出真話有甚麼後果,所以能夠直接述說。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們的恐懼、羞恥和尷尬呢?
社會文化習俗 : 別人幫你決定好的事
作者認爲主要是社會文化方面的二個原因,也就是社會文化習俗和社會的權力結構。我們先說社會文化習俗,人們爲了更好的融入社會,通常會按照群體成員約定俗成的準則來行事,應該或者不應該關注什麼事,僅僅是通過觀察別人支持什麼,迴避什麼,我們就決定自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社會禁忌,當一些行爲被視爲不能聽,不能說也不能看,或者更好聽點的稱之「人情世故」。和社會境界的嚴格禁止不同,人情世故的規則通常是約定成俗的,他會告訴你怎麼做才得體。假如違背了這些人情世故的規則,自己和別人都會覺得尷尬,所以選擇沉默。強大的社會壓力讓我們不聽不看,就算看到了也不肯承認,得體的假裝自己根本沒注意到,導致人們恐懼、羞恥和尷尬。更甚者,連接而來的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或者是團體迷思(Groupthink)、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當權勢者有心操作,真相被大眾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接著為了自保的謊言隨之接踵,真相都成了刻意選擇的結果。
社會權力結構 : 與大象共存的真相
第二個社會文化因素是社會權力結構,我個人認為這個理由才是造成集體沉默最大的兇手,比如很多國家和組織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權力級別,設置他們可以獲得信息的級別,只有少數人才能接觸最高機密權力還可以控制他人能夠獲得的信息。家庭的階級權力是父母可以決定孩子讀什麼書,看什麼電視,但我認為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便是「職場」,這裡也是供給階級分明、生生不息的最大場域 。我們去檢視一下常見的比如說上級或老闆可以在群體範圍內,制定規則成員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這種權利的分配不均,會讓人們不敢談論某些上級禁止或者不喜歡的話題。爲了不讓上司反感,也爲了避免尷尬,就算情況再不合理,大家會刻意的對這個話題保持沉默,如果這種大象文化沒改變。那麼職場的不公平、霸凌與被害者會永遠都不會消失。
身心障礙者職場的真凶
進一步來說,當前的政府的防疫政策是「與病毒共存」,和之前政策清零要求是完全相反的,先不論對錯,這樣的決定其實隨處可見,在利益權衡之下,反而允許「擁擠的大象」是必要之惡,並且宣傳與大象/病毒共存是正確的。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比如說經濟考量與環保、高價房市與貧窮者等等。也就是說當資源有限時,少數人的權益仍然會被犧牲,在台灣就業市場中,最明顯的犧牲者是身心障礙者。首先,根據調查,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率僅約20%,低於一般民眾,另外,身心障礙者失業率高達8.1%,也是遠超於一般工作者;然而,衛福部數據顯示,87.2%失業者很希望能夠被職場僱用! 如何讓身心障礙者發揮所長,成為台灣社會亟待解決議題。再者,就算就業中的身心障礙者,行業是否被侷限 ? 升遷率如何 ? 薪資有無天花板 ?答案非常明顯,以上皆是,但有沒有人敢說?沒有。
那麼,下一篇我們來觀察身心障礙者職場現形錄,而房間的大象又何吞噬了職場中身障者的權益 ? 那麼,我們還有哪些方式去改善和對抗 ?
感謝出版社:早安財經的邀請
+左邊女孩IG 會不定期辦贈獎活動哦 !
+左邊女孩專屬網站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