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讀讀社會學|《在一起孤獨》閱讀心得(上)

壹、前言

當你打開自己的社群軟體,看見琳瑯滿目的家庭照、美食照及風景照等等,有多少張照片是經過修圖的呢?臉再變小一點、眼睛再大一點、美食顏色再鮮艷一點、風景照的濾鏡再多層次一點,只要套上不同的效果就能變得搞笑、酷炫或美麗,讓所有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不同滿足與樂趣。「修圖」儼然成為現代社會對科技產物的風潮和依賴,更將「美好」提升標準以及重新定義,看似虛假的照片卻影響著人們真實的感情。

近日重新閱讀《在一起孤獨》別有一番體悟,在我們接受網路為大眾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卻也模糊了真實及虛擬的界線,當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本書不斷用故事強調很多「真實」的人類對「虛擬」的科技產物和機器狗投入真感情可能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書裡的焦慮是源自我們對過去世界的理解,遠遠跟不上現代科技的快速變化,甚至超出掌控之外,不論是科技產品、價值觀念都會重新建立,甚至是重新詮釋名詞,因此,應重新了解真實和虛擬的意義,方能進一步探討科技發展面對那些問題?而政府又能在這股潮流中扮演甚麼角色?最後,則是人類自己面對未來的網絡時代,除了孤獨還能做些甚麼?

貳、虛擬化的真實世界:甚麼是真實?甚麼是虛擬?

有關真實與虛擬的討論,又分為空間和時間,一方面空間上的虛擬,哲學史上最有名的實驗之一:桶中之腦(brain in a jar),簡言之它就是思想實驗,實驗的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訊號,如果少了身體和其他器官的接觸,人是否仍然為人?實驗的步驟是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裝有營養液的桶子裡,維持著它的生理機能,超級電腦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訊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訊號給予和平時相同的訊號回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電腦製造的一種虛擬實境,因為桶中之腦和頭顱中的大腦接收一模一樣的訊號,例如大腦接收到走路或划船,其實並沒有真的行動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電子訊號而已,大腦根本無法分辨自己是在「真實」的頭顱中還是「虛假」的桶中,因此這世間可能都是虛假的。有趣的是,少了五官的體驗,難道大腦所感受的知覺還有這麼豐富嗎?

另一方面,從古至今的時間,人類對科技都是充滿悲觀的、恐懼的,在車子與飛機首次出現時,甚至認為這些大怪獸會毀滅地球,如今,卻是人類最不可缺乏的科技工具之一。所謂「真實」的涵義,原本是對現實世界的認識,當資本主義(Capitalism)與馬克思(Karl Marx)的唯物論(Materialism)問世後,逐漸將世界的理解簡化成人類五官可接觸、可計算與可掌握的世界,本書作者亦在此脈絡下產生對科技的憂慮,卻限縮我們認識科技的範圍。筆者認為世界是動態的,亦包含著時空未到來的可能性,虛擬無法化約為真假,而是新的混合形式,一種對未來的無知、一種對現在的混亂與疑惑,其實虛擬與現實是並存的,換句話說,虛擬就是尚未實現的現實。

在虛擬化的真實世界裡辯論真假是無意義的,如同作者帶著14歲的女兒到紐約的達爾文特展,她煩惱著女兒寧願看到機器烏龜,而非活生生的烏龜。或許作者忘記了,在人類世界裡的活烏龜,不僅在動物園裡受到拘束,還曾遭受到出於好奇導致傷殘及死亡的新聞層出不窮,而觀賞達爾文特展的目的,應該是透過各種展示來教育多樣物種的起源與歷史,展覽的主題並非是活蹦亂跳的生物展。(待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