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讀讀社會學|《在一起孤獨》 閱讀心得(下)

肆、心得:除了孤獨,還能做些什麼?

(一)網路世代的意義

父母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母親說她忘不了黃昏灑落的一地夕陽,稻田就像披上一層亮晶晶的黃金衫,遠處還有蟬鳴,家家都冒出了炊煙隨風飄散,外婆在家門聲聲親切的呼喚。而現今出生的孩子,全世界的日出和黃昏在Instagram隨時都能看見,螢幕的存在和家中的桌椅一樣;顯示出的畫面,比掛在遙遠的太陽和星星還要自然。五歲姪女的志願是當YouTuber,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玩遊戲和聽迪士尼的曲子,會把書當作平板上下左右滑動,如果字不會移動也不會自動翻頁時,她會認為是壞掉了。我們不僅必須接受科技的影響力,還有世代認知的差異,「滑世代」對真假並存的世界早就習以為常。

(二)學會與科技(孤獨)共生

既然人與科技共處的時代不可逆轉,我們能做的並不是恐懼及逃避,而是面對與改變,或許才是共處的第一步:首先,孤獨到底是不是一件壞事?研究早已證明,在這充滿資訊過度與各種社交要求的現代社會裡,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容易造成壓力,學會與自我獨處,不僅能遠離日常紛亂的角色關係,和自己的對話,能夠進行深度思考、反省與沉澱心靈,並且重新建立新的能量再出發。不論是宗教家、藝術家、作家或是高度創作的工作,都需要持續專注的「孤獨空間」,才能激發出新思想的泉源,就連蘋果電腦的創辦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克在《科技頑童沃茲尼克》所述,需要獨處的時光,更能激發出最佳的構想。另外華爾街律師蘇珊.坎恩在她所著的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明確指出的,孤獨不一定代表寂寞。她所演講的「寧靜革命」(Quiet Revolution)運動,吹起了一股社會風潮,希望能扭轉對安靜人格的偏見。這波革命為內向者、受霸凌者與千萬個值得完整屬於自己的你,提供了線上平臺,並倡導在校園與職場創造安全的空間,以供獨立發揮創意,也逐步改變人類未來的社交習慣。

再者,究竟小螢幕到底有多可怕?不同的世代或許早有不同的答案。筆者的學妹曾經是個很自卑的人,面對家人親戚,老是被關心學業成績和未來就業,面對同儕朋友,總是被嫌胖、穿著太樸素或找不到男友等等。但她說最近有了開心的事,不是和同學出去吃喝玩樂,不是去百貨公司購物,而是下課後在YouTube開直播,和粉絲們分享她自己製作手工藝品,有很多人喜歡她的作品,甚至和網友們一起在線上吃飯、看書,而她也從中獲得自信,並未因為「孤獨」和「虛擬」感到被綁架,反而透過這個媒介脫離現實生活的困境和壓抑,找尋到「真實」的感情與快樂。

事實上,現今很多臺灣的YouTuber為臺灣年輕人樹立了新的榜樣,曾經許多在真實生活中造到困難的創作者們,此時出現低門檻的網絡平臺,正好可以公平地提供所有階級、性別和年齡者創作的空間,激發出多元卻又高度個人化的作品,不論是知識型、娛樂型、遊戲型、創作型或分享型等等頻道百花齊放,不單使創作人有空間施展才藝,也讓一般人也能得到發光發熱的機會,閱聽人亦能有各式各樣的選擇,這股潮流讓更多人可以自由展示及交流,不用畏懼他人的眼光,建立與他人的親密感,並從中獲得真正的自信及滿足。

(三)假的,也成真的:孤獨由自己決定

人類未來會不會完全依賴科技?我並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無法讓所有人都上癮,因為人的本性是求新求變的,小朋友可能今日對「Cozmo」(註:日本2017年上市的AI機器人玩具)愛不釋手明日就可能覺得不夠可愛了,其實人的興趣和關注也非常多元和廣泛,亦容易被新鮮感所吸引。例如VR旅行雖然是許多大企業投入非常多的未來產業,目前仍無法替代傳統旅遊給遊客帶來的情感體驗,旅遊目的或許是因為人生的冒險,或是體驗當地美食、溫泉等享有盛名聞名而前往,同時旅遊也是一項社交活動,無論景色好看與否,不少人更期待旅途中發生預料之外的邂逅,以及與友人或家人在旅途中能增進情感。

如同《觀光客的凝視3.0》所預測,未來的旅行會增加網路的「虛擬旅行」,與透過電話、影片或電視的「想像旅行」,將造成新的流行。每種旅行會同時發展,互補卻也互競,而筆者認為不論哪一個族群和階級,有愈來愈多人能享受到多樣旅遊的樂趣,都能得到真實的享受,誰能決定旅行?筆者認為仍回歸於旅行者(消費者)本身。同樣地,網路原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富的知識或者與人和人更快速溝通及交流,筆者可能今天想用網路瀏覽電子書,明天就想去誠品書局閱讀,感受紙張的溫度和香氣,其實每種方式都能得到真實的知識,誰能決定和網路的親密程度?全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升級,就人們算在社交網絡上有幾千筆的好友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裡,仍然習慣與親近的少數人進行頻繁的聯繫,面對面的交流依舊無法被取代。在資訊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型態和活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們花更多時間在投入在工作上,經營日益膨脹的角色關係,人與人相處時間愈來愈少;居住於大樓林立的狹窄空間,早已分隔了和其他人的距離。事實上,歸屬感和親密感降低的原因,絕不會單純只有沉溺於網路而已。

我願意相信,面對未知,任何革新必會帶來益處及壞處,至今科技的發明,帶給人類世界進步的益處仍是比壞處多。筆者從本書得以重新思考關於人際的關係,人和人、人和機器及其他生命的相處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無論如何,在每個時代不會感到孤寂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建立自我存在的價值和自信,面對AI時代來臨,樂觀地想網路時代帶來更多機會和方法,由不同的個體來操作和應用,更能找尋出個人的獨特意義,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終於完結了!!灑花!!

伍、參考書目

  1. Putnam (1981).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沃茲尼克(Stephen Wozniak)著,王志仁、齊若蘭譯(2007)。《科技頑童沃茲尼克》。遠流出版公司。
  3. 蘇珊‧坎恩(Susan Cain)著,沈耿立、李斯毅(2012)。《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遠流出版公司。
  4. 約翰‧厄里、約拿斯‧拉森著,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3.0》。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5. 凱文.凱利(Kevin Kelly)著,嚴麗娟譯(2017)。《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貓頭鷹出版社。
  6. 黃宗潔書評:倫理的臉。鏡週刊。民國110年4月2日。取自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22cul003/
  7. 桶中之腦。維基百科。民國110年4月1日。取自https://ppt.cc/fA3x2x

發佈留言